中国大营销管控创立者、《校长EMBA》-【大营销管控】主讲导师陈军老师就“渠道深耕”主题发表演讲。
以下为演讲实录,内容有部分删减,供各位企业家及管理者参考。
主讲:陈军老师
今天,我给大家分享的话题叫“渠道深耕”。我的分享分三个部分:
第一个是案例根因分析;
第二个是渠道深耕的方法论,也就是如何做渠道深耕;
第三个是案例实操分享。
案例根因分析
我们就以昨天的今世缘作为案例(点击查看今世缘案例:10大“反内卷”增长案例|2025十大企业家校长演讲实录),因为今世缘是国企,它用20年的时间,将新品牌国缘从0做到了100亿,其中,江苏市场就深耕出了100亿的业绩。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想了解它背后的底层逻辑。
大家可以看一下江苏的行政区域规划,它有13个地级市、95个县区、718个乡镇、519个街道,还有21495个村居委会。那今世缘做到了什么地步呢?它在整个江苏市场构建了市、县、镇、村四级体系,网点数达到了十万家。
它的千万级乡镇达到了84个,拿泰州市兴化(县级市)来说,光一个戴南镇的销售额就干到了七千多万——一个镇十几万人口,却能做到七千多万的销售额,而且今年预计能到九千万。
我知道很多同学的企业,别说一个镇了,就算是一个省,一年的销售额都干不到九千万,而今世缘一个镇就能做到。
更何况,单说淮安这个地级市,今世缘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8%。现在中国白酒市场,用今天的话说就是“春秋乱战”,很多头部企业都在抢占市场,可今世缘在淮安市场能做到58%的占有率,在淮安市区更是达到了65%,涟水县甚至达到了79%。在涟水县,所有爱喝酒的人,不管是酒仙、酒王、酒后还是酒神,79%的人都在喝今世缘、国缘酒。
对照中国民营企业的情况,我们会发现三个问题:
第一个问题是太表面,没有渗透、没有沉下去。嘴上说得很好听,“我要占领全国”“我要占领全球”,结果全都停留在口号上,一个省只做了一点点业绩,花了九牛二虎之力,最后得到的却是九牛一毛的成果。
第二个问题是太粗糙,没有精细化操作,也没有统一标准,这也是很多民企做不大的一个非常严重的背后原因。
第三个问题是太浪费,没有调动、没有激活利益相关者。尤其是我们在座很多做经销商打法的企业,很多经销商并不是专门卖你的产品,他们还可以卖其他很多产品,那经销商下面的零售商、分销商、用户,你全都调动起来了吗?我想答案大概率是没有。现在很多企业只是局部作战,没有调动起所有能调动的力量。
这就是当今中国企业营销领域非常突出的三个共性问题,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。
而这些问题的背后,其实反映的是企业没有深耕用户,只做了表面工作,太肤浅;没有深耕用户的用户,昨天我们第一个分享的欧阳校长,他的企业市场占有率那么高,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抓住了用户的用户的痛点;更没有深耕用户的用户的用户。
这三个“没有深耕”,导致我们的营销工作只能停留在表面。所以,当今我们处于大消费时代,“深耕”恰恰是我们企业可以增长的一个缺口。
如何做渠道深耕
接下来,我们进入今天分享的第二个核心主题:如何做渠道深耕?
首先我们先解释一下,什么叫“深”,什么叫“耕”。
所谓“深”,就是要落到千家万户、落到村村店店,每个人心里都要有一本中国地图、世界地图,要有覆盖千家万户、村村店店的意识;
所谓“耕”,就是要抓用户背后的资源。在这里送给大家六个字:“顺藤攀蔓挖根”,要把营销工作沉到能闻到泥土芬芳的地方,只有这样,工作才能做得足够细。
我们说的用户、用户的用户、用户的用户的用户,最关键的是要把他们全部调动起来。具体该怎么调动呢?
今天我给大家带来渠道深耕的方法论,统称为“四个一”:一个目标、一群人、一件事、一个动作。
第一个“一”是“一个目标”。
每个节点都要有目标,公司有公司的目标,个人有个人的目标,而这个目标,就是要做“第一”。特别是渠道占有率第一、利润收入增长第一,在我们刚才说的省、市、县、乡镇村四级渠道体系里,每个级别都要定“做第一”的目标,要做到上下同欲,像一根绳一样垂下来,所有人都要朝着“做第一”去努力。
我负责市级市场,就要做市级第一;负责县级市场,就要做县级第一,一直往下沉,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。
这个目标的核心,就是人人都要做第一,追求第一的市场占有率。
而且要做到“人人一本地图册”。现在我给很多企业做辅导时,有一个通关课题就是“你熟悉不熟悉中国地图、熟悉不熟悉世界地图”。过去我对我的营销团队进行通关考核时也是这样。你心怀天下,才能拥有天下;你心怀世界,才可以拥有世界。那怎么拥有世界?你得熟悉世界地图;你想拥有中国市场,就得熟悉中国地图,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,否则怎么制定中国市场的打法呢?只有熟悉了地理方位,你的渠道深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。
前一段时间我在给企业做辅导、对销售团队进行通关考核时,就拿着中国地图问他们:“你负责哪个县?告诉我这个县有多少个乡镇、多少个村、多少人口、多少社区?”如果你讲不清楚,我很难相信你能把这个地方的市场做好;哪怕你是负责省大区的老总,如果连这个大区的行政区域规划都不清楚,又怎么能做好市场?我们就是这样通过通关训练来要求他们的,连这些基本情况都不知道,肯定做不好市场。“人人一本地图册”,这就是渠道深耕的目标导向,渠道深耕就是要深耕地图、深耕方位,这是我们要明确的第一个核心。
第二个“一”是“一群人”。
哪些人要参与渠道深耕呢?过去我们觉得,做渠道深耕的只有总部的人,但真正的渠道深耕,要调动所有资源,包括你的用户、用户的用户、用户的用户的用户,要实现“厂商店客”一体化,把他们全部变成你的“兵”。
我在课堂上跟同学们讲过,现在很多营销老总都需要升级认知了。过去,营销老总只需要管理好内部团队就行,但现在不一样了——你的所有合作伙伴、你的经销商,包括经销商下面的分销商,还有所有合作伙伴的营销动作、营销打法,都要统一,都要调动起来。
你不能单兵作战、不能单打独斗,这个世界需要抱团取暖、需要构建护城河,我们要一起把更多资源调动起来,这才是真正的“一群人”。所以,渠道深耕背后的逻辑,是调动所有力量,不只是内部团队,更多是外部所有的合作伙伴,这是一次理念上的升级。
我们甚至要拆分成若干个小单元,每个团队、每个人都要像钉子一样,顶在一线现场,都要参与作战,沉到最基层——厂商店客所有人都要沉到用户的一线现场,这样才能对市场有真实的感知。
这才是真正的千军万马的营销大军。过去我们常说“营销大军”,但很多企业的营销团队规模其实很小——很多校长告诉我,他们的营销团队只有几十人、几百人。但现在你的观点要变了,如果下次我问你“你的营销团队有多少人”,你一定要告诉我你的经销商有多少、销售团队有多少、零售商有多少、分销商有多少、合作伙伴有多少——有可能几千人、几万人都是你的“兵”,你要做的就是把他们调动起来。这才是真正的大营销打法,才能所向披靡,我们一定要做成这样的千军万马的营销大军。
第三个“一”是“一件事”。
这件事是什么呢?就是所有人都聚焦做同一件事——发展用户,不要考虑其他无关的事情。具体该怎么发展用户呢?比如企业要直接发展商家,然后协助商家再发展用户,接着再协助商家、协助终端去发展用户,每个层级都要往下渗透。
说得再通俗一点,很多企业采用经销商打法,那企业首先要把经销商开发进来,然后帮助经销商发展下面的分销商、零售商;同时,企业还要协助经销商、协助分销商和零售商,一起去发展终端用户、终端消费者,所有工作都要按照这个逻辑去推进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还要找“标杆”——永远是先树标杆,再定标准,然后复制、渗透、扩大。标杆就是你的“革命根据地”。做渠道深耕,一定要有自己的革命根据地,这个逻辑非常重要。标杆商家、标杆网点、标杆市场,先把标杆打造出来,再进行复制、渗透、扩大,这是一套经过验证的有效打法。
而且要深耕各层级用户,尤其要深耕各层级用户背后的资源——千万不要忽视每个层级用户背后的资源,包括用户的用户背后的资源、用户的用户的用户背后的资源,这些都要深耕。
今天我给大家一个工具方法,帮助我们深耕和深挖这些用户、用户的用户、用户的用户的用户背后的资源。
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设计:
一是设计特权、积分、荣誉感,让他们更愿意给你复购、给你转介绍;
二是做工具设计,比如专属设计、专属通道;
三是做案例设计,打造超级推荐人、超级案例。
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,而所有方法背后的核心,都是如何深耕和深挖客户背后的资源,一定要把这些资源挖出来——不光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,更要把他们背后的资源挖掘出来。所以,所有人聚焦的这“一件事”,就是发展用户。
第四个“一”是“一个动作”。
每个岗位都要有一个关键动作,而且要统一动作、统一标准、统一打法。尤其是在座的各位,很多学员的企业开了几千个店、有几千个经销商、几千个合作伙伴,如果打法和标准不统一,根本很难做到覆盖全国甚至全球。所以必须要统一动作、统一标准、统一打法,一致性地推进。
比如在发展核心用户这件事上,商家老板的核心动作就是统筹开发;商家的专属团队,核心动作就是服务;总部的核心动作,就是协助赋能。每个岗位聚焦一个动作,把它做到极致。
每个岗位还要有一张“地图”,比如开发地图——围绕“开发”这个动作制定地图,地图里要包含量化指标、考核标准、检查机制,非常清晰;还有服务表格、服务地图——专门做服务的表格和地图;赋能地图、赋能表格——专门用于赋能的地图和表格。这样一来,每个岗位的工作方向就很清晰了。
未来我们要做到什么地步呢?每个岗位、每个人,都聚焦一个动作,把它做到极致;围绕这个动作制定一张表格,也把它做到极致,这样就非常好了。
就像九三阅兵,为什么大家看了会很震撼?一方面是震撼于我们现代化军队的高科技,另一方面,很大的震撼来自于所有动作、所有口令的一致性——甚至解放军上车的动作都是统一的,这才是真正的厉害。
做企业、做渠道深耕,有时候也要像阅兵一样,把一个动作做到极致。
最终,我们要围绕“一个目标、一群人、一件事、一个动作”,以一致性的节奏推进,把渠道深耕落到实处。
今世缘案例
实操分享
最后,我用几分钟时间,结合“四个一”的方法论,对我辅导的今世缘案例做一个复盘,呈现今世缘的渠道深耕逻辑。
首先是今世缘的“一个目标”:在去年年终的时候,今世缘的董事长定下了一个目标——要实现国缘品牌在江苏省的“第一覆盖、第一氛围、第一增长”,也就是“精耕攀顶”目标,具体来说,就是要在江苏13个地级市都做到第一的市场占有率。这个目标,厂商店客所有人都围绕它统一行动。
然后是“一群人”:今世缘做到了思想统一,推进厂商一体化,大家共同战斗;同时做到组织统一,分工明确,并且把渠道深耕当成“一把手工程”——首席营销官必须亲自抓这件事。从总部到办事处,再到商家老板,大家联通作战,构建起了“厂 - 商 - 店 - 客”命运共同体。
接下来是“一件事”:核心还是发展用户,而且是发展核心用户。他们在每个地市级地区,协同经销商成立了大客户团队;同时打造各层级的标杆——标杆商家、标杆网点、标杆市场,每个层级都有明确的标杆。
所以做渠道深耕,标杆要细化到这个地步:你想要什么结果,就设计对应的标杆;你想要考核什么,就围绕标杆设计考核标准。
除此之外,今世缘还锁定了核心场景、核心消费者——尤其是核心消费者。
他们专门锁定了当地的酒仙、酒圣、酒王、酒后,也就是那些喝酒特别厉害的人;同时锁定节点主题活动,每次到节庆节点,比如马上要到的中秋节,他们都会搞相应的活动,拼命抢占关键节点;还锁定了终端客群,现在他们的终端已经下沉到村,甚至小区了。
我这里有一张从胡校长那里要来的图片,能看到他们在向乡镇市场延伸时,会和乡镇的厨师对接,通过送西瓜、一起买菜、钓鱼、做饭、打牌这些生活化的场景,拉近和市场的距离。
如果有一天,你的营销团队也能陪着商家,走到千家万户、走到村村店店,通过买西瓜、买菜、做饭、钓鱼、打牌这些场景和客户建立连接,那你的客群自然就起来了,这就是渠道深耕背后的逻辑,就是要做这些接地气的事情。
最后是“一个动作”:今世缘要求每个岗位都聚焦一个动作,核心就是“找对人、喝对酒、做对事”。同样是发展用户,商家老板的动作是统筹,专属团队的动作是服务,分工表非常明确。
昨天胡跃吾校长也分享了今世缘全省域的精耕模型,他们做得非常好。
比如“铁三盘战术”——团购盘、流通盘、宴席盘,把渠道深耕做成了标准化模型;还有小区深耕模型,总结出了“四步法”:区域划分、分区精耕、能力统一、考核落地。他们把网点细化到“每十家网点为一条路线”,再往下沉到乡镇、沉到村时,又规定“每十条路线为一个标准单元”——渠道深耕一定要建标准,要沉到最后的“零公里”。
比如他们近十万营销大军,所有人都统一一个动作:开发路线时,按照“十个网点一条线”的标准来推进。通过分区深耕,打造出小而精、小而强的渠道体系;在能力统一上,从话术、价格、技巧三个维度进行统一培训,提升团队的厂房拜访能力,并且通过考核确保落地。
他们还制定了“终端拜访八个步骤”,要求用八分钟完成整个拜访闭环,而且全网所有人都统一这个动作。很多商家老板下面的销售团队要拜访终端、拜访乡村,所有人都必须在八分钟内完成拜访,并且结合AI技术进行通关考试,所有人都要训练这个“八分钟拜访”的动作,包括准备工作、问候客户、门店检查、确认订单、销售陈述、生动化陈列等等,形成了SOP标准流程,简单可复制、易操作,所有人都能学会,然后统一执行。
在赋能方面,他们开展统一语言赋能,组织了三千多场个人通关培训,实现了统一动作、统一标准、统一打法、统一语言。我们今天打造千军万马的营销团队,最怕的就是“你说你的、他说他的”,最后千言万语、混乱无序,这样是做不成事的,尤其是在通往全球市场的道路上,一定要“一个声音发出来”,这才是最厉害的:一个声音、一个动作、一个目标、一件事,一竿子插到底,这就是渠道深耕最深层的逻辑。
紧接着,他们还进行了密集的销售训练,确保从厂商店客所有人都能统一动作、统一标准、统一打法。这样一来,那些酒王、酒仙听到的公司介绍、品牌宣传,都是统一的语言,最后大家都能说出“做大事必有缘”这句话,这就是统一语言的力量。
另外,今世缘还建立了统一的机制,给厂商店客全部导入了“五星评定”体系,从厂家到商家,再到门店、终端,全程都统一标准、统一打法,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。
按照这套打法推进下来,今世缘在去年作为上市公司,增长表现非常不错。昨天胡校长展示的表格里也能看到,他们的终端网点已经达到十万家,实现了千万级乡镇的广泛覆盖,市场占有率也保持在很好的水平,这些都是今世缘2024年的发展成果数据。
最后,我想跟大家总结一下:渠道深耕的底层逻辑,就是“得渠道者得天下,得终端得天下”。
所谓的大营销,一定是厂商店客一体化;
所谓的大营销,一定是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,只有这样,你的企业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大业绩。
当今世缘一个乡镇都能做到九千万销售额的时候,各位同学,你们不觉得应该思考一下吗?
很多同学的企业,做市场像“天女散花”一样,一个省、一个国家一年的销售额都达不到九千万,这其实是资源太分散、太浪费了。
有时候,我们就要做简单的事,然后把这件事做到极致,把营销工作做得更细、渗透得更深,把渠道做深做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