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动教育

首页
>行动新闻
>李践:用机制驱动人性,让“飞轮”转出增长
李践:用机制驱动人性,让“飞轮”转出增长
2025-07-04 00:00:00作者:李践


绩效管理,不是为了考核扣工资,而是通过机制驱动,让所有人都能多劳多得,少劳少得,不劳出局。


如何通过绩效机制激发全员创造力、组织增长力?


下文结合行动教育董事长兼CEO李践老师的著作新版《赢利》与课程《浓缩EMBA》,供您参考。


本文作者:李践

行动教育董事长兼CEO

《赢利》作者

《浓缩EMBA》主讲导师


企业家一定要对人性问题深度洞察,我们一定要明白,做完决策之后,企业有路线,有方向,但每一个开车的人,他具体怎么想?


人心是复杂的,有的人他不想开车,他东一下西一下,老板在,他假装开,老板不在,他就不开,甚至开倒车,把车搞坏,让你们来修等等。


人能够创造,人也可以毁灭,人的问题,我们一定要慎重。如果你对人不够理解,你就做不了好的领导者。


一个高维的经营型管理者,一定是知人心、识人欲,知道人性的思维模式,掌握人性背后的逻辑。



绩效管理

机制驱动,一定是先义后利


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什么?人效倍增。人效来自哪里?人的动力与动机,来源于他凭什么拼命开。好的领导人,都是激发大师,他让员工自己愿意干。


绩效管理,本质上是激发员工的潜能与欲望,激发他向上,但是请你注意,人是有两面性的,有善也有恶,你要小心,在组织里面,不能用利益来驱动,用利的驱动会激发他的恶,所谓利欲熏心,在利益面前,人会熏心,会变态,会扭曲。很多组织最后就死在这条线上,起因就是你把他的恶给膨胀了。


很多老板知道要分钱,但只知道分钱,这就大错特错,本末倒置。


真正的顶尖高手,是激发他的义,让他深感这是一份有意义的工作,一份伟大的使命,心怀一份崇高的社会责任感,去造福人类。


义有了,利自然就来,先义后利,这才是因果关系。



绩效管理

知人性,识人欲

能者上,庸者下


管理绩效,人效倍增是重点,它来自两个关键因素,一是动力和动机,去激发他的愿力与潜力,二是组织与环境,人是环境的产物,人很容易被组织的土壤和氛围改变。


这里有两个重点,一,没有不好的士兵,只有不好的将军。将怂一窝,将坏了,整个团队都会坏,将军是关键,带兵先治将。二,坏制度会让好人变坏。如果组织的制度不合理,好人就容易变坏,人是有适应能力的,他改变不了环境,他就会去适应环境。



什么叫坏制度?举个例子:大锅饭,也就是收入与工作不相关,假设员工的工资是1万元一个月,公司生意好,是1万块,生意烂,也是1万块,好坏都一样。


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什么?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、组织利益、发展利益没有关联、完全脱节,这意味着什么?他没有动力和动机,你很难激发他。


你要注意,他能做不等于他会去做,他甚至还影响别人,让别人也不要做。20世纪,美国工业兴起,企业家开始雇佣员工,但这个时候企业家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挑战:磨洋工。有人做得好,但大部分人都做不好,做得好的人会遇到什么?被做不好的人打或者打小报告,慢慢让他废掉。


你要注意,千万不要小看这种大锅饭,不能多劳多得、少劳少得,最后会引来组织的僵硬,让员工能进不能出,能上不能下,陷入一盘死局。


所以,对于绩效管理,我们必须改变思维,要知人性、识人欲,找到人性的底层逻辑。


人性的底层逻辑是什么?四个字,趋利避害。这意味着你要分清什么对他有利,什么对他有害,什么对组织有利,什么对组织有害,然后通过机制设计,让他在个人与公司共赢的方向上,多劳多得,少劳少得,不劳出局。



同时,我们还要知道人是千人千面的,一件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,所以你不能一刀切,一定要个性化,让他有空间去创造。而且人的状态是不稳定的,有时候今天可以,明天就不一定对,事物在变化,人是随着变化而变化的。


人管人会管死人,企业必须通过机制来激发人。要想打破大锅饭,就要让他看到未来可以由自己创造,在薪酬体系设计上,采用底薪+绩效+电网,底薪是基本,绩效是创造,电网是红线,然后低底薪高绩效,去激发员工。


在考核指标上,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侧重点,但是指标千万不能多,越多越不聚焦,创造力就越弱。


针对领导干部,考核关键就是利润,每个人都是最小单元,进行独立核算,每人一张损益表,时间与指标全部量化,让每个人都能看见自己的经营效益。所以在行动教育,我的收入是和利润挂钩的,我的底薪是20000元,我也有利润指标、电网红线,同时,“四大天王”、分子公司总经理、所有老师、咨询师等等,每人都有损益表,全靠自己创造。


针对当兵的,无论前台、中台、后台和新老,都要和业务关联,并且按季度考核,如此循环往复,不断给员工新的平台,让员工不停地创造,但公司中总有一群人是专业导向的,比如财务、人力资源等,他们的机制可能不和业绩挂钩,但也要有目标、时间、成果等相关指标。


很多人的成功都是被迫的,你一定要明白这一点。


突破和改变大多都来自不得已,作为企业家或管理者,你要相信人是没办法改变的,你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机制,只有机制才能把企业的人才僵局打破,让人变活,变成组织的活水。





绩效飞轮

机制、方法、检查、奖罚

循环往复,人效倍增


但在与企业沟通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家和管理者将绩效机制片面地理解为奖罚机制。经常有高管抱怨:“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,绩效管理就等于考核。而员工认为,企业之所以要进行绩效考核,其实就是为了扣工资。所以,员工对提升绩效没有任何积极性。”


实际上,绩效管理的逻辑不是为了考核绩效,更不是为了扣工资,相反,它是为了激发员工的动力,挖掘员工的潜能,让员工去挑战高目标,赢得高绩效。所以,过去员工理解的绩效考核,其实与真正的绩效管理是背道而驰的。


企业如何才能从绩效考核转向绩效管理呢?


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,提炼总结出了一套闭环的方法论叫“绩效飞轮”,其中包括4个动作:机制、方法、检查、奖罚,通过这4个动作,循环往复,螺旋上升。



第一个动作,机制。


机制是牵引,是导航,它让所有人知道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,它包含三个要素:底薪、绩效、电网。底薪是基础工资,绩效来源于员工的创造,电网是最低指标。


企业千万不要小看机制,企业所处的环境本身就是优胜劣汰的,企业也不是家,老板更不是妈,企业是平台,员工是运动队,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,参与其中的人都要拼搏,都要优胜劣汰。


一家聪明的企业,一定是让真正创造价值的人活得最滋润。绩效越高的人,收入越高,幸福感越强,忠诚度也越高,越不会离开这个平台。


企业也必须设计“低底薪+高绩效+电网”的绩效模式,让高绩效的员工多劳多得,中绩效的员工少劳少得,低绩效的员工快速出局,并且必须设计出落差,落差就是动力,落差越大,动力越足,才能把员工内在的潜能真正释放出来。



第二个动作,方法。


机制设计好后,人的动力就被激发出来了,但是只有动力可不行,企业还要培养员工达标的能力,给员工方法,方法来自哪里?传帮带体系。


找出每个工作岗位、每个关键节点做得好的标杆,把标杆变成标准,通过员工集训、晚上夜校、每周学习打卡等学习方式,快速复制,让每个人都有战斗力,都可以多劳多得。


优秀的企业家一定非常擅长做知识管理,善于将团队高手的经验提炼成标准化的“套路”,并存进企业的“知识银行”,同时借此提升公司管理的标准化与精细化。



第三个动作,检查。


检查是最关键的动作。很多老板有战略,有方法,有口令,有号召,但没有检查,没有检查就不能落地,检查的力度与频次决定了员工的执行力。


为什么老板要躬身入局去检查?因为检查就是最有效的管理。


如何做检查?自上而下,分级分段,一查到底。


第一,每月财报分析会,针对集团总部所有高管,分析产品价量本利、客户价量本利、区域子公司的价量本利等等,一切用数据说话,马上就能看清楚,接下来公司要做什么,不做什么,马上整改。


第二,每周绩效会,针对中层管理者,对照预算目标,对每条垂直线的达标情况进行检查,并从中反省,找出真因,提出改进方案。


第三,每天晨夕会,针对基层员工进行“三每三对照”,也就是每人每天每件事,对照目标,对照过程、对照成果,从中看差距,提效率。


财报分析会、绩效会、晨夕会,形成自上而下的检查体系,不断地检查,纵横交错地检查,把组织这一条绳子,拉得很直,拧得很紧,然后万众一心,专注聚焦,保持战略一致性。


检查力就是执行力,检查力就是战略力,如果企业没有检查体系,一切等于零。



第四个动作,奖罚。


这里的原则是:奖得心花怒放,罚得胆战心惊。


企业一定要重奖重罚,以此展现出清晰的价值主张,让任何人一进公司就知道做什么有奖励,做什么有惩罚。这背后本质是利用人性趋利避害的特点,达到激发员工动力与潜力的目的。


重奖来自高绩效创造,高绩效来自价值创造,这最终会激发员工对成就用户的极度渴望,对奔赴市场的极度渴望,让大家到市场,贴近用户、直面用户、拥抱用户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


以上就是“绩效飞轮”的四个动作,四个动作环环相扣,相互依赖,相互咬合。


企业真正追求的,不是个性化管理,而是人性管理,通过机制驱动人性,让所有人都能先义后利,多劳多得,因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而倍感幸福。


在行动教育,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企业成功,一家企业背后有千万家庭,所以责任重大。我们的绩效机制加上我们的崇高社会责任,最后让我们的员工多劳多得,少劳少得,不劳出局,价值共生,实现员工、企业、社会的三赢……



关键词:企业管理行动教育李践
RELEVANT INFORMATION
相关资讯
rightIcon
课程师资
>浓缩EMBA
>校长EMBA
师资介绍
行动校友
校友会介绍
行动故事
行动活动
关于行动
学校介绍
行动新闻
全球校区
加入我们
投资者关系
扫码领取试学课程
微信扫码咨询课程
集团总部地址:
上海市虹桥商务区兴虹路168弄花瓣楼A栋
Copyright © 行动教育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| 沪ICP备1201073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