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是产品在前还是定价在前呢?一般来说,企业应该优先考虑定价。因为定价决定你的用户群,而用户决定了你的产品。所以,如果我们要从4P中找到牛鼻子,那么定价才是真正的王中王。
如此一来,企业家思考4P的先后顺序就出来了:从定价开始,再到产品、到渠道、到推广。为什么渠道要排到推广前面呢?因为渠道是直接和用户接触。所以,如果企业要快速撬动增长,那么一定是从定价开始。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现实中的例证。
2021年年初我们在成都讲课,课堂上来了一位复训的老学员。我看着这位老学员感觉非常眼熟,近半年他好像来复训过好几回,于是我邀请他分享自己的体悟。
这位学员接过话筒,说道:“早在15年前,我就听过您的‘赢利模式’课程。第一次上课时,我的店里只有三个人,每月业绩不到20 000元。但是,当时我就拿出12 800元来上课。上完课以后,我回去做了两件事:第一件事是改价格……”
我给大家补充一下故事背景。这位学员所从事的行业是儿童摄影。十几年前,这个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,大家普遍不敢定高价。他们的影楼当时定价也不高,价格一共分为4档:99元、199元、299元、399元。如果员工成交一个399元的单子,企业就会额外奖励高端奖。听完这个课程以后,他发现自己定价过低,于是开始全线提价:直接从299元起步,最高提到了6 999元。结果提价第二天,店里就接了一个6 999元的单子。那一单,就把之前10天的业绩完成了。
十几年后的今天,这位学员还在感慨:“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,我就把价格改动了一下。”当然,这个价格也不是乱提的。提价背后意味着他的产品价值能够支撑高定价,否则就是找死。所以,提价的背后一定有连环动作,那就是产品要做差异化创新,在产品上去挖掘影像背后更深的价值。
譬如,市面上传统的儿童摄影套餐,仅仅是简单地给孩子拍几张照片。但是,这家企业的团队开始思考:照片背后究竟给顾客带来了什么?最后,他们找到照片背后的亲情价值。孩子可以联动全家人,包括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。为了更好地凸显情感价值,他们又把语言、视频等元素全部加入进去。这样一来,产品的价值就出来了。
实际上,在提价之后,员工普遍反馈销售反而更容易了。因为过去他们是靠销售能力强行卖出去,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大逆转——客户自己看了照片以后,觉得非常感动,他们发现了照片的价值,心甘情愿地掏钱。这位老学员兴奋地告诉我们:“过去大家都说影楼是暴利,现在拿到产品以后,客户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个钱花得值。”
从这位学员的故事中,不知道你得到了什么启示,又是如何理解定价的。实际上,这个故事向我们揭示了定价的本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