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的增长速度等于人才成长的速度,这条“人才定律”永远都不会改变。这里的“人才速度”不仅仅是指人才的量,更强调人才的质: 企业人才储备不足,轻则会减慢自身发展速度,重则可能会被自身的快速成长拖死;如果企业员工只是填塞工作岗位的人,而不是为企业增长数字负责任的人,那么企业的发展也将举步维艰。
那么,如何实现人才的快速增长呢? 这就要求企业要把人才战略作为企业的第一战略,掌握招人、育人、留人的方法。
在这一点上,爱迪生就是很好的反面案例。众所周知,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,一生有无数的发明。19世纪以后,社会因这些发明而加快了发展的进程。爱迪生对世界的进步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,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,也因为他是一位出色的商人,他让科技发明与商业结合,从而改变了世界。但晚年的爱迪生被迫从自己的公司籍然出局。
1892年,在美国金融巨头摩根的主导下,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与汤姆逊一休斯敦公司合并,公司名称去掉了“爱迪生”,改称“通用电气公司“,后来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·德鲁克先生对爱迪生的评价值得后人深思,他说: “爱迪生无疑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,也是一位出色的商人,但他唯独不是一位真正的企业家。因为,真正的企业家不仅要懂得商业战略,更要精通人才战略,人才战略是企业的第一战略。”
那么,到底什么是“人才战略”? 简单来说,就是企业管理者懂得选人、育人,善于人才复制,从"个体户思维”转变成“企业家思维”,深知先人后事,事在人为。
管理上有一句名言: 时间花在哪里,结果就表现在哪里。如果一个企业管理者只是专注在事上,那么他充其量只是一名大业务员,是自雇人员,企业就将面临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。只有企业管理者把焦点和时间放在人身上,不仅懂得选人,能让别人为你工作,同时也会育人,能源源不断地进行人才复制,企业才会持续发展。
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,如果你的企业开始出现 “人才荒"那么这说明你的企业正在增长的路上驰骋。然而,企业要保持增长速度,就必须有匹配的人才保驾护航,否则,企业最终的发展只能是黄梁美梦一场空。也许,我们的战略规划看似毫无破绽:市场、产品、技术尽在掌握之中。但我们恰恰忽视了人力资源,企业在追求高速增长时,人力资源的缺失是潜在的杀手。没有人才去执行,一切努力都是白费
总之,人才战略是人才培养工作的直接目标,可以说,人才培养工作是解决企业从1到10,到100,到1 000,到10 000的发展问题,是支撑公司的战略和运营指标落地的关键。
经过多年研究实践,我们发现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千方百计地积聚有天赋的各领域的顶尖人才,信任他们、培训他们,重用他们、激励他们,并爱护他们。著名管理学家吉姆·柯林斯在《从优秀到卓越》中也总结过: 所有卓越的企业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成功不是市场,不是技术,不是竞争,也不是产品,而是招聘并留住优秀员工。
因此,一个企业要发展,就必须把人才战略作为自己的第一战略,重视招选“将才”。